1949年
10月10日,桂北人民解放總隊第十五大隊在三千界伏擊國民黨興、全、資辦事處及黃玉光自衛隊,活捉隊長黃玉光、三縣聯防辦事處主任、少將王彝,俘敵40余人,繳獲長、短槍80余支,機槍兩挺。
同月17日,桂北人民解放總隊第六大隊指戰員100余人,在兩河八百嶺截擊國民黨潰軍,擊傷十一兵團政訓處少將處長張應增等6人。
同月,灌江東岸,內建鄉人民分別成立歡迎解放軍委員會。部分開明人士亦參加會議。
11月2日,國民黨全縣縣政府及所屬武裝部隊,自縣城遷至董家底,旋遷駐山川。
11月8日, 桂北人民解放總隊路東支隊部及一大隊在大塘富村,被國民黨四十六軍一八八師五六二團包圍,苦戰一天多,雖有力地殺傷敵人,但由于寡不敵眾,解放總隊丁陽 (趙建模)等指戰員18人犧牲,19人負傷,被俘10人,其余沖出重圍。
11月17日,全縣解放。
11月22日,中共桂北地工委負責人在縣城向中共廣西省委副書記何偉匯報工作。
11月25日,中共全縣委員會,全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,首任縣委書記王斌吾,縣長鄧崇濟。
11月27日, 原國民黨全縣縣長蔣文度,率300余人,在河口里一帶集中,向縣人民政府投誠,交出長、短槍700余支。同日,全縣公安局成立。
12月1日,成立稅務局。
12月6日,成立全縣干部訓練班,招收學員300余人。
12月27日,匪首蔣畿率匪攻打大亮山鄉政府及北山糧倉,殺害鄉長鄧崇廉、倉庫保管員蔣國漢2人,傷3人,劫走稻谷5000余公斤。
是月,成立全縣國營貿易公司。
1950年
1月6日, 全縣召開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,會期3天,通過關于治安、支援前線和文教三大工作的決議。
3月13日, 成立全縣剿匪指揮部,地方部隊1750人配合解放軍1700人,全面開展剿匪斗爭。
同月,各村組織農民協會,開展減租退押。
4月, 石塘區干隊和民兵配合解放軍剿匪部隊,圍剿龜縮在大潮源的80余名土匪,活捉匪首“桂北人民反共縱隊”第四支隊支隊長蔣偉,余匪向政府繳械。
4月5日, 召開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,會期3天,通過剿匪反霸,減租減息,發展生產等決議。
5月,全縣人民衛生院成立.
6月,成立全縣工會聯合會籌備委員會。
9月26日,召開第三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。會期4天,通過以征糧為中心,結合剿匪反霸,武裝農民等決議。
10月10日,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,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鎮壓反革命運動,至次年8月基本結束,處決了罪大惡極的反革命分子,判刑、管制了一批反革命分子,社會秩序好轉。
1/17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