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豐五年(1855年)六月,鄧正高率領數千人自東安退入升鄉,向蘇鳳文投降,所部編入全州城勇。
咸豐六年(1856年)六月,全州會黨首領蔣幫大、馬十六等在大臘口準備起義,事泄,被蘇鳳文捕殺。
同年十月,建鄉江南村陳永秀率升平軍自灌陽入全,在魯薦山中擊斃山棗司巡檢黃師宗和團練黃建極。
咸豐七年(1857年)正月,升平軍主將黃金亮(全州人)率部圍攻全州城,不克。
同治十年(1871年)安南貢使解送兩只大象經全州,沿途觀者甚眾。
光緒十四年(1888年)七月,
白寶一帶,蝗蟲鋪天蓋地自北而來,嚙食田禾,其聲入夜可聞。
光緒十六年(1890年)英國基督教徒裴樂義來全州城設福音堂,辦學校。
光緒二十一年(1895年)民間創辦“南”字科班,培養桂劇藝人。
光緒二十二年(1896年)知州洪杰飭令縣城商民捐谷設義倉,積谷千石以上,以備荒賑災。
光緒二十三年(1897年),全州哥弟會首領王名卿、胡棟廷舉行反清起義,五月二十一日,集會黨2000余人,攻破灌陽縣城,二十五日,轉入內建鄉,欲攻興安,在四所村被團練圍攻,陣亡200人而失敗。
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全州大疫,五月至九月,人死萬余,出現死人無人埋,禾熟無人收的慘象。
同年在州城始設郵政代辦所。
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)邑人趙炳麟、蔣任衡、唐鶴在賓興局(今縣府大院內)創辦州立兩等小學堂,并附設師范講習所一班(一年制).
同年,全州設立電報局。
光緒三十四年(1908年)英人班為蘭在全州城設點傳教,民眾群起反對,后被清廷宣旨壓服。
宣統元年(1909年)知州周岸登創設全州公田局,并設捐務處,征收田賦,管理屠、秤兩捐。
宣統二年(1910年)成立全州商會.
宣統三年(1911年)十一月,知州陳崇澧偕同盟會會員劉仲森在湘山寺召開群眾大會,宣布響應廣西獨立。
5/5 首頁 上一頁 3 4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