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11-02-03第八卷 水利
- 全州縣歷史上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,但水、旱災害頻繁,尤以旱災為甚。自宋、元、明、清至民國時期,縣民為發展農業生產及防止災害,曾建設不少水利設施,發揮....
- 2011-02-03第一章 引水工程
- 歷史上““全州無水不利,所謂陂堰者何慮數千”! (乾隆《全州志》)。1949年全縣有陂堰3136處,灌田31.24萬畝;溝、渠2094處,灌田7.71萬畝;泉井1393處,灌田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陂堰
- 縣境內湘江支流眾多,且多源于高山,加之雨量充沛,故筑陂堰之條件得天獨厚。據舊縣志、碑刻及族譜記載,自宋、元以來陂堰遍布。由宋至明,陂堰多為卵石或柴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當代引水工程
- 解放后,縣人民政府領導全縣人民在加固、改造、擴建原有陂堰的基礎上,逐步開發利用江河水源,建設新的引水工程。致千年陂堰,從茲突變,湘、灌巨流,皆為閘....
- 2011-02-03第二章 蓄水工程
- 1949年全縣有山塘1754處, 總有效庫容僅440萬立方米,多分布在易旱的東部及西部巖溶地區!耙蕴了谧⒄,尤易涸竭”(民國《全縣志·水利》) .解放后,縣領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小型塘庫
- 據碑文、族譜所載,全州縣自宋、元以來就陸續筑塘蓄水灌田,然蓄水量很少,其最大者僅相當于今日之小(二)型水庫。有文字記載的9處。 竹塘大塘 位于黃沙河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中型水庫
- 1962年底以前,全州縣雖建不少灌溉工程,但引水工程多,蓄水工程少,更無骨干蓄水工程。加之自1958年后,濫伐山林,水源日減。1963年大旱,全縣水田受旱面積....
- 2011-02-03第三章 提灌工程
- 境內湘、灌干流,河低岸高,其他地區亦有高田臺地,加之不少地區地下水位較低,或潛流于溶洞暗河,或滲透于土層砂礫。因此解放前歷有竹筒水車、龍骨車、戽斗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傳統提灌
- 人力提灌 據文橋鄉車頭村《黃氏族譜》所載,該村始祖于明隆慶年間(1567至1572年)定居于此地時, 村前即有龍骨車提水灌田,故將其村命名為車頭村。據1952年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機械提灌
- 內燃抽水機、水輪泵、電灌站都是解放后建立起來的機械提水灌溉設施。 內燃抽水機 1953年5日, 桂林專署無償撥給龍巖區兩合鄉煤氣抽水機兩臺,共24馬力....
- 2011-02-03第四章 防洪工程
- 境內湘江支流繁多,有灌溉、魚蝦之利,亦有洪水淹沖之害。故自明代起,昔人即已筑堤防洪。然過去筑堤成效甚微,有據可查的古堤只有6處(其中文橋江1處,建江5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湘江防洪工程
- 境內湘江,河深岸高,洪水洶涌,筑堤不易,除雨沙(大坪湘江右岸)一段曾筑有土埂防洪外,其余各地未見古堤痕跡,多少年來任由洪水泛濫沖擊,兩岸田舍,常受洪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建江防洪工程
- 建江發源于蕉江瑤族鄉大源村分水坳,為暴雨中心所在地。加之沿江兩岸山勢陡峭林稀,故每逢暴雨,洪水匯集迅速,常挾帶大量沙石流入河中,造成江河橫溢,田廬....
- 2011-02-03第三節 新富江防洪工程
- 新富江發源于都龐嶺寶蓋山,從灌陽縣橋頭村流入全州縣兩河鄉境內。境內流域三面環山,地勢南北傾斜,地形狹長,有自然村47個,水田6670畝。河長17.3公里,坡....
- 2011-02-03第四節 魯塘江防洪工程
- 魯塘江源出古留境內越城嶺的九盆嶺。流經古留、魯塘兩行政村,于長壽寺入興安縣境。該江十里山口以上山勢極陡, 地處暴雨中心邊沿。 山洪爆發,其勢洶涌、土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人、畜飲水困難情況
- 據1971年統計,全縣人畜飲水困難的有2.86萬人,1.43萬頭畜,到1985年底止,增加到3.41萬人,1.57萬頭畜。其分布地區主要是縣內東部、東南部及北部的巖溶地區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工程建設
- 解放前,境內群眾飲水均由群眾自己解決。清嘉慶二十一年(1816),遼沖村群眾自籌銀329兩, 雇匠開石,井內圈砌,井外圍墻,并訂有護井公約刻之于碑。竹塢村之....
- 2011-02-03第六章 水土保持
- · 第一節 水土流失 · 第二節 保持措施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水土流失
- 清代以前,縣境森林覆蓋較好,“山深水闊,不漁則樵”。清乾隆以后,境內山林逐漸遭到伐木燒炭和砍山種地的破壞。燒炭一擔,伐木一片;辟地一快,焚燒一山,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保持措施
- 明洪武元年(1368)以前,水土保持情況無可查考。乾隆《全州志》載:洪武六年(1373)全州府知府章復令居民沿官道兩旁(黃沙河至百里)植樹百余里。自明以來,歷代....
- 2011-02-03第七章 水利管理
- · 第一節 管理機構 · 第二節 工程管理 · 第三節 灌溉管理 · 第四節 經營管理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管理機構
- 縣級機構 清代(1644至1911)境內水利建管多為群眾自理,也有知州督導。嘉慶二十二年(1817)知州張堉春權領全州,恰值洪水沖毀貢陂堰(土木壩)“乃集諸堰長,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工程管理
- 自明代迄民國, 歷代府、州、縣官吏均有保護水利設施的批文,刻碑留傳至今。民國9年(1920年),全縣知事彭清范曾發布第180號布告保護大西江黃石壩引水工程(其....
- 2011-02-03第三節 灌溉管理
- 解放前, 境內水利工程的灌溉管理一般有章可循。 如廟頭鎮沙坪村《唐氏家乘》中的《大統、龍田二村塘背塘水源合同》載:“祖遺塘背大塘一口,原為蓄水潤田之....
頁次:1/2 每頁25 總數29 首頁 上一頁
下一頁 尾頁 轉到:
男生最经不起女生哪种撩,公共厕所www日本撒尿,韩国电影三级中文字幕HD,女友被开发成公共厕所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蜘蛛词>|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
<文本链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