蔣桂戰爭在全縣
民國18年(1929年) 3月26日,南京國民政府出兵討伐桂軍,兵分四路,其中何健負責湘桂戰場。3月31日,蔣介石通過俞作柏,策動桂軍將領李明瑞倒戈反桂。4月初,桂軍派伍廷飏(楊) 率18個團,經全縣進入湖南。4月12日,桂軍梁朝璣師自永州退入全縣,湘軍推進至永州。14日,蔣介石何健部20個團向湘桂邊界推進。25日,桂軍逐次由黃沙河向全縣撤退。29日, 何健命5個師結集于東安、永州、道縣、江華、永明五縣。5月6日,湘軍中路十九師(師長劉建緒) 由東安、永州出發,9日占黃沙河,10日占全縣城,11日占咸水,在越城嶺南側,雙方展開激戰。5月8日,湘軍右翼陳光中部抵梅溪口,左翼抵白沙以南。15日,何健令各縱隊,追擊桂林以南桂軍,其中第七師分駐興、全、永(州)3縣,維護后繼通路。6月13日至15日,桂軍五個團增援柳州,湘、桂兩軍在柳州激戰,大敗湘軍。不數日,湘軍分別撤至梅溪口、全縣城、黃沙河、文村、龍虎關等地。21日,蔣介石令何健“收復失地”,其中吳尚部五十二師自全縣出發主攻桂林, 周爛部第8師自梅溪口出發,協攻桂林。7月1日,蔣介石認為李明瑞已穩控廣西局勢,令何健撤軍。
民國19年1月, 蔣介石再度下令何健討伐桂軍張發奎部、劉建緒任前敵總指揮,由永州督師入全。2月4日,湘軍李覺、陳光中兩旅駐全縣,向興安、桂林推進,后因湘贛紅軍壯大退入湖南。
5月中旬,桂軍及唐生明部共3萬兵力,由東安、黃沙河、龍虎關入湘,配合蔣、馮 (玉祥)、閻(錫山)大戰。曾于6月4日占領長沙。9日,粵軍蔡廷楷率三個師至衡陽,斷其后路。30日,蔣、粵、湘3軍對桂軍總攻,大敗桂軍。7月4日,桂軍自永州退至全縣。
紅七軍北上過全縣
民國20年12月,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(編制2個師4個團)在前敵總指揮李明瑞、軍長張云逸,政委鄧斌(小平)的率領下,自湖南新寧,經縣境大西江至龍水,21年1月1日晚上22時至縣城,時桂軍有3個團駐桂林,湘軍大軍屯集祁陽、永州,均不敢貿然進犯。
紅七軍駐縣城后,召開前敵委員會議,糾正了準備攻打桂林、柳州等城市的軍事部署,將4個團縮編為3個團。4日,在東門架設浮橋,5日凌晨,自粟家渡過湘江,經蒙家嶺、百板洞、大田離境進入灌陽縣。
紅六軍團長征過全縣
民國23年秋,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先遣隊第六軍團2個師6個團,9000多人,在中共中央代表任弼時、軍團長肖克、政委王震的率領下,于9月3日進入縣境。
8月下旬, 桂軍已采取緊急措施,欲銳意阻擋紅軍入廣西。除布防于桂林及賀、鐘諸縣外,尚調十九師駐防黃沙河、永州、道縣、灌陽一帶;紅六軍團至蔣家嶺時,桂軍復調二十四師七十團車運至興安唐家司;令陳恩元率常備大隊三營,防守全縣至桂林公路沿線。
1/7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