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2011-02-03第一章 縣城建設
- 全州古城,自后周顯德三年(956) 以后,為歷代州、路、府治所,系全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。舊時房屋低矮,參差不齊,街道窄狹,路面泥濘。1949年,縣城有北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街道建設
- 民國16年(1927)國民黨縣政府開始整治市容,征集民工拆除大南門至板橋頭到今人民醫院一段城墻,修建環城路。民國26年板橋頭至江東廟(今建設完小)街道路段,進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公共建筑
- 民國時期,縣城主要公共建筑:有城墻、城門和中國、交通、農民、廣西等四家銀行;有天主堂、圣公會、體育場、文廟、湘山寺、鎮湘塔、洮陽戲院;有馬皇廟、寺....
- 2011-02-03第三節 住宅建設
- 民國年間,縣城住宅均為泥木結構磚瓦房。沿街房屋前為店鋪,后間樓房為住房。1949年底,城區共有住宅面積6.15萬平米方。解放以后,住房建設較快,到1990年底....
- 2011-02-03第四節 供水 供電
- 供 水 自后周顯德三年(956年)建立全州州城以來,城內居民歷來飲用河水、井水。如遇戰事,城門關閉,或河洪暴發,則完全飲用井水,故有“48井不出城”之說....
- 2011-02-03第五節 城建管理
- 管理機構 民國時期,城鄉建設由縣建設科管理。解放初期,由縣人民政府實業科負責。1954年由交通科管理城鄉交通道路,財政科管理公房地產,防疫站和城關鎮....
- 2011-02-03第二章 村鎮建設
- · 第一節 圩鎮建設 · 第二節 農村建設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圩鎮建設
- 民國時期,縣內有萬板橋、安和、太平、大塘、麻市、石塘、兩河、寨圩、紫嶺、龍水、黃沙河、廟頭、文橋等13個圩場,除個別圩場有小量圩亭外,多數為露天市場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農村建設
- 農房建設 縣境解放前的農村房屋建設,歷無規劃,自成格局。結構式樣,因習慣、地勢、經濟條件而異。凡平原聚居的較大村莊,朝向較為統一,村內巷道多為青....
- 2011-02-03第三章 房地產管理與開發
- · 第一節 房產管理 · 第二節 土地管理 · 第三節 房地產開發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房產管理
- 公 產 縣城房產有公產、私產。在公產中有房產管理部門直管公產和全民集體單位自管公產。直管公產來源于接管或代管國民黨政府的房產以及祠堂、廟宇、會館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土地管理
- 解放前,縣內無土地管理機構。解放后土地管理長期由民政局負責,主管城鎮土地征用調撥。農村土地由當地政府管理。1985年由農業局管理。1986年6月25日,成立土....
- 2011-02-03第三節 房地產開發
- 房地產開發 解放初期至1987年, 縣內無房地產開發機構。1988年1月始成立縣房地產開發公司,負責縣城商品房綜合開發、代建、承建工程業務,兼營建筑材料。....
- 2011-02-03第四章 建筑業
- 根據清代乾隆《全州志》和民國《全縣志》記載:縣內工匠多為湖南、江西等省流寓的客匠,縣內專業工匠甚少。民國年間,民用建筑均由屋主自備材料,雇請工匠施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機構隊伍
- 第一建筑安裝公司 1950年冬,在縣城成立泥、木、鋸、油、石、鐵六匠的手工業工會。1951年泥木工匠從手工業工會析出, 分別成立泥木工會,會員102人,隸屬于縣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設備
- 建筑工匠歷來使用傳統的手工操作建筑工具。泥工使用泥刀、粉手、角尺、掛尺、泥袋;木工使用手鋸、刨、鑿、墨斗、三尺、角尺、坐馬等。解放以后,隨著工業的....
- 2011-02-03第三節 設計
- 解放以前,縣內無專門設計機構,亦無專門設計的技術人才。歷代公私建筑,多由主要官員和主家籌劃,根據實際需要,商定規模形式和結構。解放后,多層建筑和大....
- 2011-02-03第四節 施工
- 境內建筑施工,歷來是磚木結構的低層建筑,采用簡單粗糙的傳統方法,在農村大部分地方沿襲至今。解放以后,建筑施工的新工藝、新結構、新材料不斷出現,各種....
- 2011-02-03第五節 管理
- 經營管理 縣內建筑業屬集體企業。管理方式解放初期由施工班組按工程量大小,上交一定數量的管理費。1955年以后,實行一級核算、兩級管理,分包工和點工兩....
- 2011-02-03第五章 環境保護
- 70年代以前縣境無環境保護機構。1977年始設縣環境保護辦公室,但未開展環保業務。1984年與縣基建局合并,成立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局,內設環境保護股,專司環境....
- 2011-02-03第一節 污染
- 境內環境污染源于工業廢水、廢氣、廢棄物和工業噪音,其次是大量使用農藥化肥,濫伐森林, 毀林開荒,水土流失。據1985年調查統計,全縣共有工礦企業118家,....
- 2011-02-03第二節 治理
- 治理環境污染,主要是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草案》的有關規定,運用法律手段和經濟措施,把治理老污染源作為一項任務下達到各企業;同時采取排....
頁次:1/1 每頁25 總數22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轉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