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歲鄉
永歲鄉位于縣城東北部,東與湖南省永州市、地區交界,南與城郊鄉毗鄰,西與龍水鎮相依,北與黃沙河接壤。清屬升鄉、長鄉、恩鄉各一部分,民國22年(1933年),屬升平區,31年為永和鄉。解放初,屬城關區。1952年屬一區,1958年冬改稱七一公社,1962年將沙子灣、樂家灣、雙橋3個公社合并成立永歲區,1968年改為永歲公社,1984年改稱永歲鄉至今。鄉政府駐地湖塘村, 距縣城14公里?偯娣e184.9平方公里,轄永歲、梅潭、石崗、雙橋、慕霞、大崗、港底、大源屋、樂家灣、繞龍水、長春塘、魯塘底、滕家灣、沙子灣、南陽、左江、湘山17個村公所,160個自然村,共1.13萬戶,4.09萬人,其中非農業人口961人,總人口中漢族40777人、瑤族48人、壯族23人,其它民族10人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1人。
湘江貫穿本鄉境,將全鄉分成河東和河西兩部分。灌江渠道灌溉河東農田1.02萬畝,河西有源口水庫灌溉農田0.9萬余畝。 還在湘江兩岸建有電灌站,全鄉已基本改變了過去那種干旱面貌。
全鄉有耕地3.95萬畝,其中水田2.88萬畝,旱地1.07萬畝。主種水稻,兼種紅薯、小麥等, 經濟作物有柑桔、茶葉、桑蠶等。1990年糧食總產1800.5萬公斤,人均產糧441公斤,人均收入517元。 柑桔0.6萬畝,年產果560噸。鄉內大崗村公所大崗村,利用沙洲,種桑養蠶,最多年份種桑樹446畝,養蠶400張,收入達4萬元。1990年產蠶250張。林業有鄉辦河西黃土嶺林楊和河東林場, 村辦林場11個,全鄉有林面積8.3萬畝,以松、杉為主。1990年林業收入136.9萬元。
鄉辦企業17家,村辦31家,聯戶和個體辦78家,從業人數共1848人,1990年全鄉企業總收入455萬元。 白云頭、日霞等村婦孺皆會用篾條編織斗笠的傳統工藝,工藝精致,美觀適用,全縣聞名。全鄉交通方便,桂黃公路越過鄉境、湘桂鐵路在該鄉建有永歲和下馬石兩個火車站。17個村公所有16個通汽車。
境內名勝古跡有石頭崗燕窩樓、改洲漢洮陽縣遺址、江凹里宋窯遺址等。燕窩樓建于明正德六年(1511年),風格獨特,建筑精美,巧奪天工,吸引不少專家、學者前往觀光考察。
1990年,有鄉辦初中4所,23個班,學生1428人,教職工104人;小學17所,28個班,小學生3800人,教師87人。鄉衛生院1所,醫療點32個。文化、廣播、通訊機構齊全。
7/20 首頁 上一頁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