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忠謨,男,1935年出生于四川省古藺縣,195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河川水工建筑專業,分配到桂林地區水利電力局參加工作。1960年下放全州縣某農場勞動鍛煉,后調入全州縣水利電力局工作,歷任技術員、助理工程師、工程師、全州縣政協副主席、全州縣副縣長等職,1987年調桂林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工作,1995年退休前任該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,職稱高級工程師。參加工作期間,除了蹲牛棚的時間外,一直從事水利水電建設事業,60~70年代期間,參與全州縣大部分中、小型水利工程和水電站的勘察設計施工,建成了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和水電站,早在60年代‘文革’初期,就參與進行天湖水電站的初期勘察規劃工作。80年代前期,參與領導了全州縣水晶崗水電站的勘測設計和招標施工工作,曾任水晶崗水電站工程指揮長,為該站的順利建成打下了堅實基礎。調桂林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后,參與了天湖水電站重新勘測規劃設計工作,并代表設計方駐工地參與施工和試運行有關工作,順利建成了全國最高水頭的水電站,其作為主要參與者所編制的《天湖水電站規劃報告》榮獲廣西區人民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二等獎。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,成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。退休后,應全州縣政府之邀,為日本國對全州縣《天湖貧困區無償援助扶貧項目》的實施,作了許多具體工作,對促成項目的實現起了一定的作用。個人業余愛好文藝,著有《涉藝存草》,其代表作《天湖水電站賦》、《天湖水電站長聯》等一些文藝詩詞作品,曾分別刊錄于一些國家及地方性刊物和詩文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