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在縣委、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蕉江鄉認真踐行“兩學一做”。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,以改善民生為重點,大力推進紅提、羅漢果、百香果等特色產業發展,瑤鄉變化日新月異。
近日,記者在蕉江瑤族鄉看到,成片的紅提掛果累累,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前來收購,果農們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。近幾年來,瑤鄉黨委政府抓住商機大力引導群眾種植溫克紅提,等優質經濟作物,為當地群眾增收、農業增效注入一劑新的發展推力。其中磨盤晚熟紅提示范區以界頂村委為核心,拓展到周邊的繞彎、萬板橋等村委,同時輻射毗鄰的吐紫塘、太白地、大拱橋村委的部分地區,其中核心面積800畝,擴展面積1000畝,輻射種植面積1200畝。到了紅提成熟的季節,自萬板橋至界頂村之間的瑤鄉紅提基地迎來了一年中最美麗的時間。一串串紅的發紫的紅提,皮韌易剝、肉脆味甜令人垂涎欲滴。
【同期聲】蕉江紅提果農 王福 記者:“這個是你的果園嗎?”王福:“對。”記者:“今年的提子非常漂亮像紅瑪瑙一樣你種了多少?”王福:“我們兩兄弟合伙差不多種了50畝。”記者:“今年的提子價格怎么樣。”王福:“價格今年比較穩定,在五塊錢左右。”記者:“你覺得這個紅提它的品質跟其他紅提有什么區別?”王福:“它有幾大優點:第一個就是必須套袋,最起碼就是環保,必須套袋達到兩個月以上,不打農藥,不能使用農藥。”記者:“現在全部都取下來了,是因為什么。”王福:“因為成熟了,成熟了就要上市,在袋子里面成熟的沒有那么快,脫掉就全部成熟的比較透,透徹一點。”記者:“現在一般都是銷往那些地方?”王福:“銷往廣東、湖南、還有廣西南寧、玉林這一塊,都是大城市里面。”
蕉江鄉推進項目建設,抓好產業發展,通過“走出去,引進來”的辦法重點抓好特色產業開發,逐步形成多個產業帶。有吐紫塘砂糖產業帶,砂糖柑種植以大露源、吐紫塘自然為核心,拓展到太白底、萬板橋村委,建成了兩個種植基地,占地500畝,并成立了大露源砂糖柑種植專業合作社;有羅漢果產業帶,2004年引進羅漢果種植,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和發展,現已建設共涉及3區6村6000畝,惠及1700多戶農戶;今年在蕉江鄉磨盤晚熟紅提示范區內的繞灣村種植百香果100畝,引導農戶注冊成立了全州縣浩宇家庭農場。產業帶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,為農民增收提供了重要途徑,多點多渠道讓農民群眾快步走向小康之路。
【同期聲】蕉江鄉黨委書記 蔣小紅:“根據縣委政府的工作安排,我們近兩年在賢洞、萬板橋、鴨子橋、漕溪、以這四個村為中心,打造了一千五百畝示范中心核心點。現在準備申報縣一級的核心示范區,再一個根據縣里面扶貧要求,一個貧困村一定要有一至三個項目做資深產業,所以我們現在這個一千五百畝的核心示范區延邊擴展開 有三個村,一個是種了羅漢果,將近一千畝。還有百香果,有五百多畝。 想把這三個產業做大做強,在下一步的計劃當中,我們實施的有三大工程,一個是異地扶貧搬遷工程,計劃搬遷一百戶,四百人左右,另外一個工程,棚戶區改造工程。第三個工程就是把污水處理廠這個工程做好。”